徐巧越:大英圖書館所藏中國小説古籍目録
大英圖書館所藏中國小説古籍目録
The Catalogue of Ancient Chinese Fiction Books in British Library
作者簡介
徐巧越,浙江海寧人,文學博士,現爲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研究員。發表過《〈花箋記〉在英國的收藏與接受》等論文。
摘要:大英圖書館現藏逾200種小説古籍,以清刻本爲主,其中不乏此前未爲關注的稀見版本。筆者依目驗爲據,彙編成專題目録,並注明收藏編號,補充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未著録的版本,爲學人的尋訪提供檢索便利。
關鍵詞:大英圖書館 古代小説 英藏漢籍
20世紀初,劉修業在歐洲訪學期間,對英法兩國重要藏書機構所藏的中國小説、戲曲與彈詞做了重點訪查,其《古典小説叢考》便著録了10種來自大英博物館的俗文學古籍。1957年,柳存仁對大英博物館的小説古籍進行調查,後匯成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,著録該館所藏120種小説[1],對稀見版本做了考索與研究。此書是第一本系統整理英藏小説漢籍的專著,進一步豐富了中國古典小説的書目版本資料。他在該書的前記中稱:“我相信我所記録的那些書籍,大概已經包括了兩館這種性質的藏書的全部了”。[2]然而,柳存仁在大英博物館訪查時,並未窮盡此類藏書;而且,該館的稿本部在1973年與英國的其他藏書機構合併爲大英圖書館,新增的小説漢籍尚未作系統的梳理著録。
據筆者的調查,大英圖書館現藏有200餘種古代小説文獻[3],廣府刊本居多,不乏此前未爲學界所關注的稀見版本。兹以目驗翻檢爲據,撰成本篇書目。
▲大英博物館
凡例
一、排序。以書名的拼音爲序;首字相同者,以第二字拼音爲序,依次類推。一書存兩種及以上版本者(包括同題材而不同書名),均係於最早刊本之下。
二、書名:書名据正文卷端所題,封面所題與卷端有異者,於( )内注明。
三、作者:主要依正文卷端所署,並參照内封頁、目録所題。以别號署名者,依原文移録,再加按語説明作者本名;未署名者,從缺。
四、出版機構:依封面標示著録,如遇發行機構與藏板不符之情况,分别注明相關的出版信息。如版式有因漫漶無法辨識之處,以“□”替代;若爲藏板空缺之處,以空格表明。
五、鈐印:對書中所鈐館章的顏色[4]與入藏年份進行説明。
六、説明:需注説或考辨處,作按語説明。柳存仁書目未著録的版本,以按語注出。
1.按鑒演義帝王御世有夏誌傳(夏商合傳) 六卷
嘉慶甲戌年(1814)清刻本,稽古堂梓行。鍾惺編輯,馮夢龍鑒定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有夏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1字。有人物繡像10幅,附嘉慶乙亥年(1815)“夏商序”。鈐紅色館章,1877年7月27日入藏。[15296.b.8]
2.按史校正大唐全傳(大説唐全傳) 八卷 六十四回
清道光癸卯年(1843)刻本,封面題“福文堂藏板”,序頁、目録頁與卷一首十頁書口,下端刻“振賢堂”。澹圃主人編次,卷一、三、五、七由清修居士參訂,卷二、四、六、八由夢周居士參訂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大唐全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2字。目録有墨釘。附乾隆四十七年(1782)陸世科“新訂大唐全誌序”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3.c.2]
3.白門新柳記 白門新柳補記 秦淮艷品 三卷
清光緒乙亥年(1875)刻本。洋裝。四周雙邊,書口刻各卷題名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0字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4.d.14]
白門新柳記 一卷 附盧崟序、同治壬申年(1872)許豫序與題詞。
白門新柳補記 一卷
秦淮艷品 一卷 附光緒紀元(1875)序、余文奎序與題詞。
4.半日閻王全傳(新刻三國名人故事) 四卷 三十九回
清刻本。五桂堂藏板。洋装,朱砂紙封面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半日閻王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6字。封面題“新刻三國名人故事”。鈐紅色館章,1868年7月23日入藏。[15327.d.12]
5.北宋志傳[殘本] 存三至十卷
清刻本。研石山樵訂,織里畸人校。洋裝。缺封面。目録頁首行題“新鐫玉茗堂批點按鑑參補出像北宋志傳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北宋志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4字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3.b.2]
6.新鐫玉茗堂批評按鑑參補南宋志傳(繡像南北宋志傳)十卷 五十回
清刻本,英德堂梓行。研石山樵訂正,織里崎人校閲,玉茗堂批點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南宋志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19字,行間偶有小字點評。有繡像8幅共4頁,另附織里畸人“南宋志傳序”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286.c.7]
7.常言道 四卷 十六回
清嘉慶己巳年(1809)刻本,慎思堂發兑,本衙藏板。落魄道人編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白口,單魚尾,半頁8行21字。附嘉慶甲子“常言道序”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3.a.10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8.痴人説夢 四卷
清同治辛未年(1871)刻本,快樂軒藏板。陵川王寶雨先生編輯。附道光十九年(1839)李傳敏序、趙利浚題“滿江紅”、王寶畲自序、跋文與小識。
按,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第一二八條著録,第266頁。未見原書,據柳氏書目移録。
9.大明全傳繡球緣 四卷 二十九回
清咸豐元年(1851)富桂堂刻本。封面題 “内附 欽賜状元”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繡球緣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0字。有8幅人物繡像,共四頁。鈐紅色館章,1875年10月6日入藏。[15334.d.2]
10.大明正德皇遊江南傳(繡像正德遊江南全傳) 七卷 四十五回
清道光壬寅年(1842)刻本,聚經堂藏板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遊江南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0字。有人物繡像28幅,附道光壬辰年(1832)何夢梅“遊龍幻志”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1.c.8]
11.大明正德皇遊江南傳(梁太師江南訪主)六卷 二十四回
清道光已酉年(1849)刻本,繡像頁與目録頁書口下端題“富貴堂”。封面題 “遇柴府祝壽題詩驚人”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遊江南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0字。有人物繡像8幅,附道光壬辰年(1832)何夢梅“遊龍幻志”。此書因裝訂訛誤,頁碼亂序。鈐紅色館章,1868年7月23日入藏。[15331.c.17]
12.第九才子書平鬼傳[殘本] 存第一卷
清刻本。洋裝。封面佚失。此種與[15334.d.11]版式一樣,應爲同一版本。鈐黄色館章,1851年1月11日入藏。[15334.d.12]
13.第九才子書平鬼傳(説唐平鬼全傳) 四卷 十回
清刻本,莞爾堂藏板。陽直樵雲山人編次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第九才子書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8行17字。附康熙庚子年(1720)黄越際飛氏“第九才子書平鬼傳原序”。鈐紅色館章,1856年5月8日入藏。[15334.d.11]
14.第五才子書水滸傳(繡像第五才子書) 七十五卷 七十回
清刻本。□□堂藏板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第五才子書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字。有繡像,目録前附雍正甲寅年(1743)向曲外史所序,另有“宋史綱”“讀第五才子書法”與“貫華堂所藏古本水滸傳前有自序一篇”[5]。鈐紅色館章,1851年4月3日入藏。[15334.c.4]
15.評論出像水滸傳(繡像第五才子書) 二十卷 七十回
清刻本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五才子奇書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4字。目録佚失。有繡像,另附順治丁酉年(1657)桐庵老人“五才子水滸傳”、王望如“評論出像水滸傳總論”、“評論出像水滸傳姓氏”。鈐紅色館章,1912年7月6日入藏。[15325.d.3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6.新增第五才子書水滸全傳(征四寇傳/續水滸) 十卷 三十八回[6]
清刻本。中勝堂藏板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第五才子書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3字。目録前有乾隆壬子年(1792)賞心居士序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4.b.1]
17.繡像漢宋奇書(忠義水滸傳/四大奇書第一種) 二十卷
清刻本。大酉堂藏板,目録頁與卷一首頁書口下端刻“留真堂”。線裝,有函套。四周單邊,上下框欄,上框欄爲“忠義水滸傳”,半頁13行10字;下框欄爲“四大奇書第一種”,半頁12行20字,偶有雙行小字;書口刻“漢宋奇書”與“英雄譜”,單魚尾;除卷一爲白口,其餘均爲下細黑口。有繡像,附“英雄譜弁言”、“(三國)凡例”與“讀三國志法”。鈐紅色館章,1828年9月25日入藏[7]。[15325.e.3]
18.遯窟讕言(後附 眉珠盫憶語) 十二卷
清光緒乙亥年(1875)申報館排印本。洋裝。四周雙邊,書口刻“遯窟讕言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5字。有光緒紀年王韜自序,文末附華鬘生“眉珠盫憶語”與跋文。鈐紅色館章,1878年7月15日入藏。[15331.c.9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9.兒女英雄傳評話(繪圖評點兒女英雄傳) 六卷
清光緒戊子年(1888)蜚英館石印本。還讀我書室主人(董恂)評。洋裝。四周雙邊,書口刻“兒女英雄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6行37字。有繡像,附觀鑒我齋序、光緒戊寅年(1878)馬從善序與乾隆甲寅年(1794)東海吾了翁弁言[8]。鈐紅色館章,1929年11月22日入藏。[15325.e.6]
20.飛龍全傳(繡像飛龍全傳)十二卷 六十回
清同治甲戌年(1874)刻本,經綸堂梓行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飛龍全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4字。有人物繡像24幅,附嘉慶二年(1797)吴璿序、嘉慶丁巳年(1797)杭世駿序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31.b.14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21.飛龍傳(精繪繡像飛龍全傳) 六十回
清刻本,世德堂藏板。東隅逸士編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飛龍全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0字。有人物繡像14幅,附乾隆三十三年東隅吴璿序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25.c.6]
22.飛陀全傳(繡像飛陀全傳)四卷 三十二回
清嘉慶丁丑年(1817)維揚文盛堂刻本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飛陀全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2字。有人物繡像8幅,附嘉慶丁丑年(1817)序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27.f.2]
23.臯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 一百回
清康熙乙亥年(1695)刻本。封面題“李笠翁先生著”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第一奇書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2字,天頭鐫評。附康熙乙亥(1695)謝頤序、“西門慶家人名數(雜録)”、“金瓶梅寓意説”、“冷熱金針”、“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 竹坡閒談”、“第一奇書金瓶梅趣談”、“凡例”、“苦孝説”、“雜録小引”、“第一奇書非淫書論”與“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讀法”。鈐紅色館章,1910年6月11日入藏。[15325.c.3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此書頭兩回天頭地脚偶有闡釋漢字的英文注解。
24.第一奇書(全像金瓶梅) 一百回
清刻本,本衙藏板,目録頁與部分序頁書口下端刻“崇經堂”。彭城張竹坡批評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第一奇書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5字,行間偶有夾批。有人物繡像,附康熙乙亥(1695)謝頤序、“金瓶梅寓意説”、“第一奇書金瓶梅趣談”、“家衆雜録”、“第一奇書非淫書論”、“皋鶴堂批評第一期書金瓶梅 竹坡閒話”、“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讀法”與“雜録小引”。鈐紅色館章,1856年5月8日入藏。[15334.a.1]
25.廣東名人故事 一卷
清桂貴堂刻本。洋裝,硃砂紙封面。四周單邊,每面均爲上下框欄,上框欄羅列考獲功名的廣東名人,下框欄爲正文。白口,單魚尾,書口刻“名人故事”與“富貴堂”,半頁10行20字。此書共19頁,正文前半部分爲“廣東總論”、“廣東府州縣補税”與“廣州土産古磧”,後半部分講述了11個短篇故事,分别爲:“前朝事録”“大王滘”“脱殼死龍”“賣小艇”“小書生”“解夢”“戰詩”“河南村狗”“鎮外張飛”“大藤渡賊”與“赤身是膽”。鈐紅色館章,1868年7月23日入藏。[15271.c.4]
按,程美寶據該書第17頁提及的一名廣東狀元,推斷此書在1895年完成。(《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:晚清以來‘廣東文化’觀的形成》,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書店,2006,第62頁)大英博物院從德國法蘭克福書商K.T.Võlcker處採購此書,而該書商在1864年編撰的售書目録《漢字文化書廣總目》(Bibliotheca Sinica)便已著録此書(N155)。據此推測,該書最晚在1864年便已來到德國,刊行日期必在此前。柳存仁未著録此書。
26.廣東近事小説 宦海潮 二卷 三十二回
清光緒三十四年(1908)排印本,香港世界公益報印製與發行。禺山黄小佩著。洋裝。無邊界,書口刻“宦海潮”及頁碼,半頁12行30字。附林筑琴“宦海潮序文”與黄小佩“宦海潮叙文”。鈐藍色館章,1911年10月1日入藏。[15325.b.11]
27.桂宫梯 勸燬淫書徵信集 七卷
清道光壬寅年(1842)刻本。封面均刻“常熟席振達敬題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本卷題名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1字。洋裝。鈐黄色館章,1870年2月18日入藏。[15111.b.5]
桂宫梯(重鐫桂宫梯) 六卷
廣慶徐謙白舫輯案,白鹿書院諸子校。附道光二十二年(1842)“重刊桂宫梯序”、道光戊戌(1838)“重鐫桂宫梯集序”、道光四年(1824)徐謙敬“桂宫梯自序”、“桂宫梯例言”、道光十四年(1834)“重鐫桂宫梯序”、“重鐫桂宫梯例言”與“甲午重鐫桂宫梯校閲姓氏”,文末有“桂宫梯音釋”“重鐫桂宫梯附録”“重鐫桂宫梯續附録”“項肖卿重刊原跋”。
勸燬淫書徵信集(重鐫勸燬淫書徵信集) 一卷
右汾山人著,虞山同人重校、重刊。附道光十七年序(1837)、王鳴雷序、自序與“重鐫勸燬淫書徵信集序”。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28.紅樓復夢 一百卷
清嘉慶乙丑年(1805)刻本,本衙藏板。紅香閣小和山樵南陽氏編輯,款月樓武陵女史月文氏校訂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紅樓復夢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2字。有人物繡像32幅,附嘉慶已未年(1799)武陵女史陳詩雯序、自序與“凡例”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3.a.3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29.紅樓夢(新增批評繡像紅樓夢) 二十二卷 一百二十回
嘉慶辛未年(1811)東觀閣刻本。線裝,有函套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紅樓夢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2字,偶有夾批。有繡像,附程偉元序與乾隆辛亥年(1791)高鶚序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3.a.1]
30.紅樓夢[殘本] 僅存四十六至五十一回
清刻本。洋裝。封面與目録皆佚失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紅樓夢”,白口,單魚尾,偶有夾批,半頁10行23字。[15333.a.2]
31.紅樓夢(繡像紅樓夢)二十四卷 一百二十回
清刻本。藤花榭原板,耘香閣重梓。線裝,有函套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紅樓夢”,上下細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4字。有繡像,封二題甲子夏日本堂主人序,目録前附程偉元序。鈐紅色館章,1912年7月6日入藏。[15325.d.4]
32.增評補像全圖金玉緣 一百二十回
清光緒十五年(1889)石印本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圖注金玉緣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7行39字。封二題“己丑仲夏滬上石印”。有繡像,另附 “太平閒人讀法”、“護花主人批序”、“護花主人摘誤”、“護花主人總評”、“明齋主人總評”、“大某山民(姚燮)總評”、“讀花人論贊”、“或問”、“大觀園影事十二詠”、題詞、“音釋”與“大觀園圖説”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26.d.4]
按,除[15333.a.1],另外三種柳存仁均未著録。
33.後續大宋楊家將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傳(萬花樓楊包狄演義) 十四卷 六十八回
清道光十六年(1836)刻本,吴西瑞雲齋原本,禪山福文堂藏板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萬花樓傳”“福文堂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2字。有人物繡像24幅,附道光十五年(1835)李雨堂序。鈐紅色館章,1851年4月3日入藏。[15331.b.2]
34.畫圖緣 四卷 十六回
清刻本。封面題“花天荷傳/正祖會賢堂”。步月主人訂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新小説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8字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3. b.11]
35.歡喜冤家(貪歡報 新鐫繪像古本歡喜冤家) 二十四回
清刻本,賞心亭梓行。西湖漁隱主人編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歡喜冤家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2字。有繡像12幅,附“歡喜冤家序”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31.f.5]
36.廻文傳(繡像合錦廻文傳) 十六卷
清嘉慶三年(1798)刻本,寶研齋藏板。笠翁先生原本,鐵華山人重輯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廻文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8行18字。有繡像,附序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3.b.14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37.繪圖野叟曝言(興替寶鑑) 二十卷 一百五十回
清光緒石印本。線裝。四周單邊,白口,單魚尾。有繡像16幅,附光緒八年(1882)西岷山樵序與“凡例”。鈐紅色館章,1940年5月22日入藏。[15325.d.11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38.會異説唐秘本後傳(繡像説唐後傳)[9] 十四卷 六十八回
清刻本,文立堂藏板。錦帛封皮,線裝本。每面均爲上下框欄,上框欄爲繡像,下框欄爲正文,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説唐後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3行24字。有人物繡像10幅,附如蓮居士序。鈐紅色館章,1896年7月10日入藏。[15291.a.9]
按,此書爲全本,只因裝訂訛誤,故柳氏誤認爲是殘本。
39.增異説唐秘本後傳(説唐後傳 評點唐集全備) 十一卷 五十五回
清刻本,連元閣藏板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説唐後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0字。有人物繡像10幅,附如蓮居士序。鈐紅色館章,1910年10月12日入藏。[15325.d.7]
40.增異説唐秘本後傳(後唐演義全傳 説唐後傳) 十一卷 五十五回
清刻本,福文堂藏板。洋裝。此書版式與[15325.d.7]相同,“番”字皆有缺筆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3.c.6]
按,柳存仁未著録[15325.d.7]與[15333.c.6]。
41.堅瓠集(四雪堂堅瓠集) 六卷
清刻本。褚人獲纂輯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堅瓠集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8行16字。附康熙庚午年(1690)褚人獲“堅瓠集引”。此書搜羅廣泛,記載歷代人物事迹和社會瑣聞,尤以明末清初的逸聞軼事爲主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3.c.8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42.結水滸傳 七十回
清咸豐七年(1857)刻本,南武藏板。封面刻“山陰俞仲華先生蕩寇志”。附俞萬春“蕩寇志叙”、咸豐元年(1851)龍光謹慎識序。
按,未見原書,據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第七十五條,第173~174頁移録。
43.金石緣全傳 八卷 二十四回
清同治乙丑年(1865)刻本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金石緣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1字。有人物繡像12幅,附靜恬主人“金石緣序”、省齋主人“金石緣總評”。鈐紅色館章,1877年7月27日入藏。[15331.d.12]
44.警富新書(繡像梁天來警富新書)四卷 三十九回
清刻本,封面題“朝觀街口富桂堂板”,繡像頁書口下方刻“省城聯益堂藏板”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警富新書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5字。有繡像,附嘉慶己巳年(1809)敏齋居士“警富新書序”。鈐紅色館章,1868年7月23日入藏。[15334.c.7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45.鏡花水月 八卷
清排印本,申報館仿聚珍板印。婁東羽衣客戲筆。洋裝。四周雙邊,書口刻“鏡花水月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4字。附嘉慶庚申年(1800)壺天散人“鏡花水月自叙”“鏡花水月題辭”與“題辭”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27.f.1]
46.鏡花緣(繡像鏡花緣)二十卷 一百回
清道光十二年(1832)刻本,芥子園藏板。封二爲蕉葉圖,上刻“四會謝葉梅林山氏畫像/順德麥大鵬傅雲子書贊”。線裝,有函套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鏡花緣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19字。有繡像,附許喬林序、麥大鵬序與題詞。鈐紅色館章,1851年4月3日入藏。[15334.b.10]
47.鏡中影 四十回
清排印本,香港循環日報刊印。禺山世次郎(黄世仲)著。洋裝。鈐藍色館章,1907年7月6日入藏。[15325.b.5]
48.鐫玉茗堂批點殘唐五代史演義傳(繡像殘唐五代全傳) 六卷 六十回
清道光癸卯年(1843)刻本,振賢堂藏板,序末亦題“禪山書坊振賢堂新刻”。洋裝。有繡像10幅。版式與[15331.d.8]相同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1.d.1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49.鐫玉茗堂批點殘唐五代史演義傳 六卷 六十回
清同治丙寅年(1877)刻本,禪山翰寶樓藏板,序末題“禪山書坊會雲樓新刊”。羅本編輯,湯顯祖批評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殘唐五代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2字。附乾隆四十七年(1782)孟秌序。鈐紅色館章,1878年7月15日入藏。[15331.d.8]
50.覺世名言 名十二樓(今古奇觀續編十二樓) 共十二卷
清刻本。覺世稗官編次,睡鄉祭酒批評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0字。附順治戊戌(1658)序。鈐紅色館章,1851年4月3日入藏。[15331.c.3]
▲《覺世名言》书影
51.□刻全像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(全像華光天王南遊志傳) 四卷
明刻本,卷末書牌題“新未歲孟冬月/書林昌遠堂梓”。余象斗編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每面均爲上下框欄,上框欄爲繡像,下框欄爲正文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17字。鈐紅色館章。[15101.c.33]
52.快心編(新鐫快心編全傳)[殘本] 存前三集
清刻本,課花書屋藏板。天花才子編輯,四橋居士評點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快心編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2字。附原序與“凡例”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1.e.4]
按,此種與法國國家圖書館、大連圖書館藏本應爲同一版本。柳存仁未著録此書。
53.聊齋誌異 十六卷
清刻本,封面題“青柯堂開雕”。附乾隆三十二年(1767)李時憲序文、高珩序、唐夢賚序與柳泉居士“聊齋自誌”。
按,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第一二五條著録,第262~263頁。未見原書,據柳氏書目移録。
54.聊齋誌異新評(聊齋誌異圖詠)十六卷
石印本,鐵城廣百宋齋藏本,上海同文書局印行。線裝,有函套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聊齋誌異新評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8行43字,偶有雙行小字,天頭鐫評。有繡像,附高珩序、唐賚序、柳泉居士“聊齋自誌”、孫立惪跋與但明倫序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25.c.9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55.林蘭香 八卷 六十四回
清光緒四年(1878)刻本,維新堂藏板。隨緣下士編輯,寄旅散人批點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林蘭香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8行20字。附
按,此種與大連圖書館藏道光十八年本衙藏板本版式相同。柳存仁未著録此種。
56.留珍集(留珍集新品)二十二卷
清同治九年(1870)刻本,佛山天禄閣。邵紀棠輯選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0字。附同治丁卯年(1867)“自序”、同治三年(1864)陳維楨“新刻留珍集序”與紀棠氏“例言”兩篇。此書各卷的主題分别爲:
第一集:父母、兄弟、夫婦、君臣、朋友、重學
第二集:渾厚、輕薄、謙虚、驕傲、淫書、綺語、貞操、邪行、輕財、重利、忍讓、慈祥、風水、命運、善緣、理解
鈐紅色館章,1871年11月4日入藏。[15229.b.3]
按,此種與南京圖書館有清同治六年(1867)序刊本(GJ/3010944)版式相同。柳存仁未著録此種。
57.灤陽消夏録 六卷
清刻本,微草堂藏板,西湖街漱藝堂發兑。紀昀著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上黑口,單魚尾,半頁8行17字。附觀奕道人序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3.b.6]
58.埋憂集 埋憂續集 十二卷
清同治甲戊年(1874)刻本,杭州文元堂藏板。戍上紅雪山莊外史著,震澤沈味辛校字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埋憂集/埋憂續集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1字。附嚴敬序、同治十三年(1874)周士炳序、自序。鈐紅色館章,1877年7月27日入藏。[15331.b.13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59.南雄府保昌縣珠璣巷來歷故事(南雄珠璣巷來歷故事 附刻蘇妃新文)一卷
清刻本,明文堂藏板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南雄故事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5字。此書共6頁,是記録珠璣巷遷移史的重要材料。鈐紅色館章,1868年7月23日入藏。[15327.d.13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60.女才子傳(新鐫女才子傳) 十卷
清刻本,鳳鳴堂刊行。封面題“新鐫女才子傳/烟水散人編次/情史續刻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女才子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19字。附烟水散人“女才子序”、“女才子凡例四則”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4.b.7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61.拍案驚奇(綉像拍案驚奇) 三十六卷
清刻本,姑蘇原本,萬元樓刊行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拍案驚奇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5字。附空觀主人“拍案驚奇序”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31.d.19]
62.品花寶鑒 三卷 六十回
清道光己酉年(1849)刻本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品花寶鑒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8行22字。附卧雲軒老人“品花寶鑒題詞”、幻中了幻居士、石函氏“品花寶鑒序”。鈐紅色館章,1908年4月14日入藏。[15325.a.3]
63.綺樓重夢 四十八回
清嘉慶丙子年(1816)刻本,文會堂梓行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白口,半頁8行20字。附嘉慶乙丑年(1805)序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3.b.7]
64.情史類畧(情史) 二十四卷
清乾隆甲辰年(1784)刻本,老會賢堂藏板。詹詹外史評輯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情史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4字,天頭鐫評。附龍子猶“情史叙”、詹詹外史序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3.b.19]
65.全像北遊記玄帝出身傳(刊北方真武祖師玄天上帝出身志傳) 四卷
明刻本[10]。書林熊仰台梓行。正文卷首題 “三台山人 仰止 余象斗編/建邑書林 余氏 雙峯堂梓”。每面均爲上下框欄,上框欄爲繡像,下框欄爲正文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真武傳”,下黑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17字。鈐紅色館章。[15101.c.32/2]
66.全像演義皇明英烈志傳[殘本] 存第一卷
明刻本。洋裝。封面佚失。每面分上下框欄,上框欄爲繡像,下框欄爲正文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皇明英烈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4行23字。附序與“皇明開運輯畧武功名臣首録”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05.a.12]
67.儒林外史 五十六回
清嘉慶八年(1803)刻本,卧閒草堂藏板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儒林外史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18字。附乾隆元年(1736)閒齋老人“儒林外史序”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1.c.5]
68.儒林外史[殘本] 缺第十三至第三十四回
清嘉慶六年(1801)刻本,卧閒草堂藏板。洋裝。此種與[15331.c.5]爲同一版本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1.c.6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69.三燈叢話合刻
清道光丁未年(1847)刻本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各部小説題名,上下細黑口,單魚尾,半頁9行17字。鈐紅色館章,1878年7月15日入藏。[15331.d.14]
剪燈新話 三卷 芸暉堂鐫。瞿祐著。附洪武戊午年(1378)“剪燈新話序”。
覓燈因話 兩卷 三酉山房梓行。邵景詹著。附“覓燈因話小引”。
剪燈餘話 三卷 三酉山房藏板。李昌期撰。附永樂庚子年(1420)“剪燈餘話序”。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70.石點頭 十四卷
清刻本,同人堂梓行。天然痴叟著,墨憨主人評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石點頭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2字。附龍子猶序。鈐紅色館章,1876年4月6日入藏。[15103.d.3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71.施公奇聞(繡像施公案傳) 八卷 九十七回
清道光庚寅年(1830)刻本[11],廈門文德堂藏板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施案奇聞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1字。附嘉慶戊午年(1798)“施公案序”。鈐紅色館章,1910年6月11日入藏。[15325.b.14]
72.拾遺記 山海經 (秘書廿八種)
清嘉慶戊辰年(1808)刻本,玉軸樓藏板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題名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12.a.3]
拾遺記 十卷 汪士漢校。附“拾遺記序”,文末有汪士漢按語。
山海經[殘本] 存第五至十八卷 [晉]郭璞撰,[明]吴中珩校。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73.雙鳳奇緣傳(繡像雙鳳奇緣全傳)八十卷
清道光壬午年(1822)刻本,大文堂藏板。洋裝。有繡像12幅。版式與[15331.b.4]相同,應爲同一版本。此書最後數頁佚失。鈐緑色館章,1858年11月14日入藏。[15325.g.37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74.雙鳳奇緣傳 十二卷 八十回
清刻本,忠恕堂藏板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雙鳳奇緣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8行18字。人物繡像16幅,附嘉慶十四年(1809)雪樵主人“雙鳳奇緣序”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1.b.4]
75.昭君傳[殘本] 八卷八十回,缺首卷與第二卷的前十四頁
清刻本。洋裝。封面與目録皆佚失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昭君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0字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3.a.8]
76.水滸後傳 八卷 四十回
清刻本,遺經堂藏書。古宋遺民著,雁宕山樵評。[12]書口刻“水滸後傳”、“元人遺本”,半頁9行20字。附古宋遺民序。
按,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第七十四條著録,第170-172頁。未見原書,據柳氏書目移録。
77.水石緣 六卷 三十回
清刻本,自得軒藏板。李春榮編輯,慕空子鑒訂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水石緣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2字。附乾隆甲午年(1774)“自叙”與“後序”。鈐紅色館章,1877年7月27日入藏。[15331.d.13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78.順治過江(順治皇帝過江全傳)四卷 二十二回
清道光己酉年(1849)刻本,封面題“明末清初萬萬年/己酉歲重刻”。蓬蒿子編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順治過江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4字。有繡像10幅,共5頁。鈐紅色館章,1868年7月22日入藏。[15271.c.14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79.説唐薛家府傳(薛仁貴征東全傳) 六卷 四十二回
清道光十八年(1838)刻本,福文堂藏板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征東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1字。有人物繡像10幅,附乾隆元年(1736)如蓮居士序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3.b.10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80.説唐薛家府傳(繡像薛仁貴征東全傳)四卷 三十九回
清刻本,封面題“ 堂板”。姑蘇如蓮居士編次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征東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7字。有人物繡像10幅。封面鈐“省城粤東太平街文元堂書籍”紅印,書内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297.b.19]
81.説倭傳 三十三回
清排印本。附洪興全序文。
按,未見原書,據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第六十八條,第159~161頁移録。
82.説岳全傳 八十回
清嘉慶辛酉年(1801)刻本,福文堂藏板。錢彩編次。附“永福金豐識於餘慶堂”序文。
按,未見原書,據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第五十七條,第144~145頁移録。
83.增訂精忠演義説本全傳 [殘本] 九卷 八十回(缺前三十八回)
清刻本。洋裝。封面與目録佚失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説岳全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1字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4.b.2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84.四雪草堂重訂通俗隋唐演義(繡像隋唐演義) 二十卷 一百回
清嘉慶乙丑年(1805)刻本,封面題“自厚堂藏板”,書口下端題“同文堂”。劍嘯閣齊東野人等原本,長洲後進没世農夫彙編,吴鶴市散人鶴樵子恭訂。洋装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隋唐演義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4字。有繡像,附康熙乙亥年褚人獲序、“隋唐演義原序”與“四雪草堂重編隋唐演義發凡”。鈐紅色館章,1851年4月3日入藏。[15333.c.9]
85.俗話傾談 四卷
清刻本,華玉堂藏板。硃砂紙封面,刻“邱瓊年鬧學論文”。邵紀棠評輯。半頁9行20字。附無題署序文。
按,未見原書,據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第一二九條,第267~268頁移録。
86.俗話傾談二集 二卷
清同治十八年(1871)刻本,封面題“二集嗣出”。半頁9行20字。
按,未見原書,據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第一三零條,第268頁移録。
87.俗話傾談 四卷
清光緒廿九年(1903)排印本,文裕堂公司承印。邵紀棠評輯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俗話傾談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19字。[15325.c.1]
88.瑣蛣雜記(增訂瑣蛣雜記) 二十卷
清乾隆乙卯年(1795)刻本,京都萃文堂藏板。竹勿山石道人撰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瑣蛣雜記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0字。附錢塘姬殳父序、王雨谷“蝢蛣雜記跋”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27.e.1]
89.檮杌閑評[殘本] 存第二十四至五十卷
清刻本。洋裝。封面與目録皆佚失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檮杌閑評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0字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1.a.3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90.鐵花仙史(繡像鐵花仙史)二十六回
清刻本,本衙藏板。雲封山人編次,一嘯居士評點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鐵花仙史”,上下細黑口,半頁9行17字。有繡像12幅,附三江釣叟序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3.d.7]
91.聽月樓 一卷 二十回
清嘉慶乙亥年(1815)刻本,忠恕堂梓行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聽月樓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8行18字。附嘉慶壬申年(1812)“聽月樓序”。鈐紅色館章,1886年4月3日入藏。[15327.f.6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92.塗説 四卷
清道光戊子年(1828)刻本,封面題 “如此艸堂藏”。武林繆艮蓮仙輯。洋裝。四周雙邊,書口刻“塗説”,上下黑口,單魚尾,半頁8行18字。附李黼平序、李紹城序、蕭江嶺海氏序、繆蓮仙自序與題詞。鈐紅色館章,1878年7月15日入藏。[15333.c.11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93.文章遊戲 四編
清刻本。繆蓮仙彙編。洋裝。四周雙邊,書口刻“文章遊戲”,上下黑口,單魚尾,半頁8行18字。每編均附“文章遊戲初編例言”。鈐紅色館章,1868年7月23日入藏。[15333.d.4]
初編 八卷 道光甲申年(1824),一厂山房藏板。胡又邨參訂。附曹斯棟序。
二編 八卷 嘉慶丙子年(1816),藕花館藏板。湯小眉參訂。附茅慰萱序。
三編 八卷 嘉慶戊寅年(1818),藕花館藏板。趙巢阿參訂。附趙古農序。
四編 八卷 道光元年(1821),藕花館藏板。陳韞石參訂。附李世芳序。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94.吴三桂演義 兩卷 四十回
清宣統三年(1911)排印本,香港循環日報承印。世次郎(黄世仲)著。洋裝。半頁12行31字。附宣統辛亥年自序與凡例。鈐藍色館章,1911年10月6日入藏。[15325.d.2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95.西湖佳話古今遺蹟(西湖佳話)十六卷
清刻本,大文堂。古吴墨浪子搜輯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西湖佳話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2字。有繡像,附乾隆五十一年(1786)序。鈐紅色館章,1886年4月3日入藏。[15276.b.4]
96.西遊補 一卷 十六回
清光緒元年(1875)排印本,申報館印刷。靜嘯齋主人著。洋裝。上下雙邊,書口刻“西遊補”,白口,線魚尾,半頁15行26字。附天目山樵序、“讀西遊補雜記”、“西遊補問答”與“西遊補總釋”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291.a.4]
97.西遊原旨 二十四卷 一百回
清嘉慶二十四年(1819)刻本,湖南常德府護國菴藏板。長春邱真君著,素樸劉一明解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西遊原旨”、“芥子園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4字。附嘉慶二十四年(1819)瞿家鏊 “重刊西遊原旨序”“悟元子注釋西遊原旨序”“棲雲山悟元道人西遊原旨叙”、嘉慶已未(1799)“悟元子西遊原旨序”、乾隆戊寅年(1758)“西遊原旨序”、嘉慶十五年(1810)素樸散人 “再序”“長春演道主教真人丘祖本末”、劉一明“西遊原旨讀法卷首”“西遊原旨歌”“讀西遊原旨跋”與“西遊原旨跋”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31.f.1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98.西遊真詮(繡像金聖歎[13]加評西遊真詮 丘長春真人證道書) 二十卷 一百回
清刻本,聯墨堂梓行,芥子園藏板。悟一子批評,陳士斌詮解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西遊真詮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4字。有繡像20幅,附康熙丙子年(1696)尤侗“西遊真詮序”。鈐紅色館章,1851年4月3日入藏。[15331.b.5]
按,利兹大學布萊哲頓圖書館有相同版本者。
99.希夷夢(繡像希夷夢) 四十卷
清嘉慶十四年(1804)刻本,本堂藏板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希夷夢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0字。有繡像12幅,附蚍蜉氏序,無名氏序與“南遊兩經蜉蚴墓並獲希夷夢稿記”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3.a.6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00.小家語 梟林小史 四卷
清光緒丙子年(1876)排印本,申報館仿聚珍板印。洋装。四周雙邊,書口刻各卷題名,白口,線魚尾,半頁11行24字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27.c.6]
小家語 海上漠鴻氏隨筆。附咸豐七年(1857)張茂昭序、“諸家題辭”與跋文。
梟林小史 朵紅舞署簽名。正文共11頁。附“梟林小史弁言”與跋文。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▲《情史類略》书影
101.諧鐸 十二卷
清嘉慶戊辰年(1808)刻本,本衙藏板。沈起鳳著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諧鐸”,上下黑口,象鼻,半頁9行20字。附周鴻序、黄桂芳序、馬惠序與沈青瑞跋。鈐紅色館章,1878年7月15日入藏。[15331.c.12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02.新編雷峰塔奇傳(新本白蛇精記) 五卷 十回
清刻本,姑蘇原本。玉花堂主人校訂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雷峰塔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17字。附吴炳序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3.b.4]
103.新編繡像古今烈女傳演義 六卷
清刻本,古吴三多齋梓行。有繡像12幅,附東海猶龍子序文。
按,未見原書,據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第八十七條,第193~194頁移録。
104.新鐫古本批評繡像三世報隔簾花影(隔簾花影 古本三世報) 四十八回
清刻本,本衙藏板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隔簾花影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4字。附四橋居士所題序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27.e.2]
105.新鐫古本批評繡像三世報隔簾花影(隔簾花影 古本三世報) 四十八回
清刻本,本衙藏板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隔簾花影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4字。此種與[15327.e.2]爲同一版本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3.b.12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06.新鐫批評出像通俗奇俠禪真逸史(禪真逸史) 四十回
清刻本,本衙梓行。清心道人編次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禪真逸史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4字。有人物繡像8幅,附古吴爽閣主人 “禪真逸史凡例 八條”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34.f.7]
107.新鐫批評出像通俗演義禪真後史(禪真後史) 六十回
清刻本,錢塘金衙梓行。清溪道人編次,冲和居士評校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禪真後史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0字,天頭鐫評。有繡像40幅,附崇禎己巳(1629)翠娱閣主人“禪真後史序”、“禪真後史源流”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103.b.14]
108.新鐫批評後西遊記(繡像西遊後傳) 四十回
清刻本,封面題“會元堂藏板”,繡像頁書口下端刻“考文堂藏板”。有繡像16幅,附無題署序。1851年4月3日入藏。
按,未見原書,據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第八條,第56~57頁移録。
109.新鐫批評繡像玉嬌梨小傳[殘本] 存首兩回
1829年法國石印本,刻石堂藏板。封面題“玉嬌梨/欒城臣子筆/己丑年鐫”,正文卷端下方署“荑荻散人編次”。洋裝。每面均爲上下框欄,上框欄爲部分漢字的注音,下框欄爲正文。四周雙邊,書口印“玉嬌梨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4字。鈐紅色館章,1866年11月3日入藏。[15333.b.17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此種由巴黎書商獨立編印,整理者爲勒瓦瑟(J. C. V. Levasseur),其目的是輔助法國學員學習漢字,詳情可參見陳藝璇、王燕合撰的《中國小説西譯之嚆矢——梵蒂岡〈玉嬌梨〉手寫本的發現》。
110.天花藏批評玉嬌梨 天花藏批評平山冷燕(天花藏合刻七才子書) 五卷
清刻本,本衙藏板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每面均爲上下框欄,上框欄爲《玉嬌梨》正文,半頁14行15字;下框欄爲《平山冷燕》正文,書口刻“七才子書”,半頁11行18字。附雍正庚戌年(1723)“天花藏合刻七才子書序”。鈐紅色館章,1876年4月6日入藏。[15333.b.18]
111.新刻天花藏批評玉嬌梨(繡像第三才子書/新訂玉嬌梨全傳) 四卷 二十回
清刻本。老會賢藏板。荻岸散人編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第三才子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1字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3.b.16]
112.新鐫全像通俗演義隋煬帝艷史(艷史)[殘本] 八卷 四十回(缺第三回)
清刻本。洋裝。齊東野人編演,不經先生批評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艷史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0字。附咲痴子“隋煬帝艷史叙”、“艷史凡例”與“隋艷史爵里姓”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1.d.3]
113.新鐫三分夢全傳 十六卷 十六回
清道光三年(1823)刻本,板藏衙内。瀟湘仙史張士登著,羅浮僑客何芳苡評。洋裝。四周雙邊,書口刻“三分夢”,下黑口,單魚尾,半頁8行18字。附繆艮蓮文章、嘉慶二十四年(1819)黎成華文章、嘉慶戊寅(1818)瀟湘仙史序與凡例。鈐紅色館章,1874年11月10日入藏。[15334.d.7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此書爲現已知最早版本,比國圖藏道光十五年刊本早12年。
114.新鐫繡像後宋慈雲太子逃難走國全傳 八卷 三十五回
清嘉慶乙亥年(1815)刻本,福文堂發兑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慈雲走國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0字。有人物繡像12幅,附序一篇。鈐紅色館章,1868年7月23日入藏。[15331.c.1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15.新鐫繡像趙太祖三下南唐被困壽州城(繡像宋太祖三下南唐) 八卷 五十三回
清同治十三年(1874)刻本,英文堂藏板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三下南唐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0字。有人物繡像26幅,附無題署序。鈐紅色館章,1878年7月15日入藏。[15331.c.10]
116.新鐫陰陽閗異説傳奇(桃花女陰陽閗傳) 四卷 十六回
清刻本,封面題“丹柱堂藏板”,正文卷端下方刻“聯益堂藏板”。線裝,有函套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陰陽閗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5字。有人物繡像6幅,附無題署序。鈐紅色館章,1898年10月13日入藏。[15331.c.16]
117.新鐫玉茗堂批點按鑒參補楊家將傳(楊家將演義) 十卷 五十回
清刻本,封面題“小酉山房梓行”,正文卷端刻“鄭五雲堂梓行”。秦淮墨客編輯,研石山樵訂正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0字。有繡像8幅,附萬曆戊午(1618)玉茗主人“宋朝志傳序”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31.d.20]
118.新刊八仙出處東遊記(東游八仙記出身傳) 四卷 五十六回
清刻本,丹柱堂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東遊記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2。字。有人物繡像8幅。鈐紅色館章,1898年10月13日入藏。[15113.a.28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19.新刊五美緣全傳(五美緣 繡像大明傳) 十二卷 八十回
清刻本,樓外樓藏板。洋裝。四周雙邊,部分回次首頁書口上方刻“再生緣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18字。有人物繡像8幅,附寄生氏 “五美緣全傳叙”。鈐紅色館章,1874年11月10日入藏。[15334.c.6]
120.新刻按鑒全像批評三國志傳[殘本] 存第十九至第二十卷
明萬曆壬辰年(1592)余氏雙峰堂刻本,最後一圖旁刻“書林忠懷葉義刻”。每面爲上下框欄,上框欄爲繡像,下框欄爲正文。羅道本編次,余象烏批評,余象斗繡梓。劉修業著録索書號爲[15333.e.1].
按,未見原書,據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第三十條,第96~100頁移録。
121.第一才子書(校正全圖三國志演義) 六十卷 一百二十回
清宣統元年(1909)排印本。同文書局藏板。毛宗崗評,杭永年訂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印“第一才子書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5行30字。有繡像,清順治甲申(1644)金聖嘆序,咸豐三年(1853)清溪居士“讀三國志法”,另附“重刊三國志演義序”與“凡例”。鈐紅色館章,1928年4月17日入藏。[15325.c.8]
122.第一才子書(三國志全圖演義) 四卷 三十九回
清光緒九年(1883)築野書屋鉛印本。正文末端題“板存上海著易堂”。毛宗崗評,杭永年訂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第一才子書” 及“築野書屋校印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33字。有繡像,清順治甲申(1644)金聖嘆序,咸豐三年(1853)清溪居士“讀三國志法”,另附“重刊三國志演義序”與“凡例”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33.f.1]
123.精鐫按鑒全像鼎峙三國志傳 二十卷
明刻本,藜光堂。每面爲上下框欄,上框欄爲繡像,下框欄爲正文。晉平陽侯陳壽志傳,元東羅貫中演義,明富沙劉榮吾梓行。半頁15行26字。劉修業著録索書號爲[15333.e.6].
按,未見原書,據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第三十一條,第100~101頁移録。
124.四大奇書第一種(第一才子書)[殘本] 存卷一至卷三十八
清道光三十年(1850)刻本。姑蘇雲林樓藏板。毛宗崗評,杭永年訂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第一才子書”及“關華堂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3字。有繡像,清順治甲申(1644)金聖嘆序,咸豐三年(1853)清溪居士“讀三國志法”,另附“重刊三國志演義序”與“凡例”。鈐紅色館章,1879年11月24日入藏。[15334.e.9]
125.四大奇書第一種(金批第一才子書 毛聲山評三國志) 二十卷 一百二十回
清刻本。毛宗崗評,杭永年訂。皆雅樓藏板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第一才子書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6字。有繡像,清順治甲申(1644)金聖嘆序,另附“凡例”與“讀三國志法”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3.e.2]
126.四大奇書第一種(金批第一才子書 毛聲山評點三國志)二十卷 一百二十回
清刻本,金閶書業堂。毛宗崗評,杭永年訂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第一才子書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6字。有繡像,清順治甲申(1644)金聖嘆序,另附“凡例”與“讀三國志法”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3.e.3]
127.四大奇書第一種(繡像第一才子書) 六十卷 一百二十回
清嘉慶十九年(1814)刻本。毛宗崗評,杭永年訂。洋裝。封面題“萃古堂藏板”,繡像頁書口刻“敬業堂”,卷八與卷五十部分頁書口刻“敦德堂”,卷十至卷四十四部分頁書口刻“芥子園”,卷四十三與卷六十部分頁書口刻“寶華堂”。四周單邊,書口印“第一才子書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5字。有繡像,附“金聖嘆序”“凡例”與“讀三國志法”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25.b.8]
128.四大奇書第一種(繡像第一才子書) 六十卷 一百二十回
清道光甲申年(1820)重鐫本。會文堂藏板。毛宗崗評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第一才子書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5字。有繡像,清順治甲申(1644)金聖嘆序,另附“凡例”與“讀三國志法”。鈐紅色館章,1856年5月8日入藏。[15333.d.8]
129.四大奇書第一種(繡像第一才子書) 六十卷 一百二十回
清嘉慶庚辰年(1820)重鐫本。永安堂藏板。毛宗崗評,杭永年訂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第一才子書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5字。清順治甲申(1644)金聖嘆序,另附“凡例”與“讀三國志法”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3.e.9]
130.四大奇書第一種(繡像第一才子書) 六十卷 一百二十回
清嘉慶庚辰年(1820)刻本。永安堂藏板。洋裝。此種與[15333.e.9]版式相同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3.e.10]
131.新鍥全像通俗演義三國志傳[殘本] 存卷八至卷十三
清刻本,書林喬山堂。帛紙彩封,線裝。缺封面與目録。四周單邊,上下框欄,上框欄爲繡像,下框欄爲正文。書口刻“出像三國志傳” 白口,單魚尾,半頁15行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3.e.4]
132.新刻音釋旁訓評林寅義三國志傳(原本三國志傳) 四卷 三十九回
清刻本,敬堂王泗源刊行。李卓吾批點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上下框欄,上框欄爲繡像,下框欄爲正文。書口刻“全像三國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4行23字。前附玉潺山人作“三國志小引”。有繡像。鈐紅色館章,1868年7月23日入藏。[15333.e.7]
133.增像全圖三國志演義 十卷 一百二十回
清光緒甲辰年(1904)石印本線裝,有函套。四周雙邊,書口印“增像三國全圖演義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24行。内封面題“光緒甲辰仲春/上海永記石印”。有繡像,附“金聖嘆序”“凡例”與“讀三國志法”。鈐紅色館章,1912年8月1日入藏。[15325.d.6]
按,除[15333.e.1]、[15333.e.6]、[15333.e.7]與[15333.e.10],另外十種柳存仁均未著録。
134.新刻粉裝樓傳記(繡像粉粧樓全傳) 十二卷 八十回
清嘉慶十一年(1806)刻本,封面刻“會員堂藏板”,序頁書口下端題“藜光閣”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粉裝樓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0字。有人物繡像20幅,附嘉慶十年(1805)竹溪主人 “新刻粉裝樓小序”。鈐紅色館章,1851年4月3日入藏。[15331.c.7]
135.新刻鬼神傳終須報(繡像鬼神傳終須報)四卷 十八回
清咸豐九年(1859)刻本,富經堂藏板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鬼神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1字。有繡像10幅,共5頁。鈐紅色館章,1868年7月23日入藏。[15334.d.10]
136.新刻濟顛大師醉菩提全傳(醉菩提全傳) 四卷 二十回
清道光丁未年(1847)刻本,大文堂藏板。天花藏舉人編次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濟顛全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7字。鈐紅色館章,1886年4月3日入藏。[15327.f.5]
137.新刻濟顛大師醉菩提全傳(醉菩提全傳) 四卷 二十回
清同治甲戌年(1874)刻本,竹蘭軒藏板。天花藏舉人編次。洋裝。此種版式與[15327.f.5]相同。鈐紅色館章,1878年7月15日入藏。[15331.d.9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38.新刻劍嘯閣批評西漢演義傳/新刻劍嘯閣批評東漢演義傳 (繡像東西漢全傳) 十八卷
清刻本,五雲樓梓行。鍾伯敬先生批評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西/東漢演義評” 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5字,偶有夾批。有人物繡像20幅,附袁宏道“東西漢通俗演義序”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4.c.1]
西漢演義評 八卷
東漢演義評 十卷
139.新刻劍嘯閣批評西漢演義傳(繡像東西漢演義) 八卷
清刻本,聚文堂梓行。鍾伯敬先生批評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西漢演義評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5字,偶有夾批。有人物繡像20幅,附袁宏道 “東西漢通俗演義序”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33.e.11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40.新刻京本春秋五霸七雄全像列國志傳(全像春秋五霸七雄列國誌傳) 八卷
明刻本,梅園梓行。洋裝。每面均爲上下框欄,上框欄爲繡像,下框欄爲正文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全像列國志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5行26字。附陳繼儒序。[15334.e.4]
141.東周列國全志(東周列國志全傳)二十三卷 一百〇八回
清刻本,桐石山房藏板。秣陵蔡元放批評。線裝,有函套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東周列國志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6字。有人物繡像24幅,附乾隆十七年(1753)蔡元放序、“訂正東周列國志善本 讀法”與“訂正東周列國志善本 封建地圖考”。鈐紅色館章,1911年4月11日入藏。[15325.c.2]
142.東周列國志 二十七卷
清光緒丙申年(1896)掃葉山房石印本。有繡像,附乾隆十七年(1752)蔡元放序。
按,未見原書,據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第二十四條,第79-80頁移録。
143.新刻全像批評西遊記[殘本] 存第三至十三卷
清刻本。線裝,有函套。封面佚失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批評西遊記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2字。此書尚存544頁,内附繡像數幅。[15271.c.13]
144.新刻全像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(三寶太監全傳) 二十卷 一百回
清刻本,步月樓梓行,映旭齋藏板。二南里人編次,三山道人繡梓。洋裝。四周雙邊,書口刻“出像西洋記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5字。有繡像,附萬曆丁酉(1597)羅懋登“叙西洋記通俗演義”。此書漫漶嚴重。鈐黄色館章。[15101.d.1]
145.新刻全像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[殘本] 二十卷 一百回(缺首十卷)
清刻本。二南里人編次,三山道人繡梓。洋裝。封面與目録皆佚失。四周雙邊,書口刻“出像西洋記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5字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31.f.2]
146.新刻全像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[殘本] 二十卷 一百回(僅存第十一至十三卷)
清刻本。二南里人編次,三山道人繡梓。洋裝。封面與目録皆佚失。此書版式與[15331.f.2]相同。[15101.d.2]
按,柳存仁未著録[15331.f.2]與[15101.d.2]。
147.新刻三合明珠寶劍全傳(繡像三合劍全傳)六卷 四十二回
清同治甲戌年(1874)刻本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三合劍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7字。有人物繡像18幅,共9頁。鈐紅色館章,1875年10月6日入藏。[15334.d.1]
148.新刻天花藏批評平山冷燕(繡像四才子全傳) 四卷 二十回
清刻本,五雲樓梓行,光華堂發兑,部分頁面書口下端題“芥子園”。荻岸散人編次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第四才子”。白口,單魚尾,半頁13行25字。有繡像10幅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33.f.6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49.新刻天花藏批評平山冷燕(第四才子書) 四卷 二十回
清刻本,大文堂藏板。荻岸散人編次。線裝,有函套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第四才子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3行25字。鈐紅色館章,1910年6月11日入藏。[15325.b.15]
150.新刻瓦崗寨演義傳(繡像瓦崗寨演義傳)五卷 二十回
清咸豐十一年(1861)刻本,富經堂藏板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瓦崗寨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3字。有繡像,附咸豐十年(1860)欖溪梁郎川“瓦崗寨演義序”。鈐紅色館章,1868年7月23日入藏。[15334.b.6]
▲《平山冷燕》书影
151.新刻五鼠鬧東京(五鼠鬧東京 包公收妖傳)二卷
清刻本,封面正中刻“書林”。洋裝,硃砂紙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五鼠鬧東京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5字。鈐紅色館章,1868年7月23日入藏。[15327.d.12]
152.新刻笑林廣記 四卷
清道光己丑年(1829)刻本,□□堂梓行,封面刻“姑蘇原本 一字不删”。遊戲主人纂輯,粲然居士參訂洋裝。附掀起髯叟序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笑林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2字。鈐紅色館章,1885年11月7日入藏。[15334.c.9]
按,柳存仁未著録,此爲荷蘭漢學家高延(Jan Jakob Maria de Groot, 1854-1921)舊藏。
153.新刻小説載花船 四卷
清抄本。封衣左上角書籤題“載花船”。西冷狂者筆,素星道人評。洋裝。半頁8行18字。由筆迹可知,此書應爲兩人抄寫拼接而成。尾頁有手寫筆記“Messrs Koehler 13 June 1891”。鈐紅色館章。[Or.4475.39.B.f]
154.新刻繡鞋全傳(繡鞋記警貴新書) 四卷 二十回
清刻本,蝴蝶樓藏板。烏有先生訂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警貴新書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0字。有繡像6幅,附南洋子虚居士 “繡鞋記全傳序”、滄浪隱士所書跋與羅浮山下烟霞客題詞。鈐紅色館章,1898年10月13日入藏。[15331.b.16]
155.新刻異説反唐演義傳(繡像反唐全傳) 十卷 一百回
清咸豐癸丑年(1853)清刻本,同文堂藏板。姑蘇如蓮居士編輯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反唐演義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3字,偶有夾批。有人物繡像,附乾隆癸酉年(1753)水蓮居士“反唐演義序”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3.c.5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56.新刻增異説唐全傳[殘本] 存卷四、卷五、卷十至卷十四
清刻本。封面與目録佚失。半頁13行24字。
按,未見原書,據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第四十二條,第125頁移録。
157.增異説唐秘本全傳(説唐演義全傳 評點唐集全備)[殘本] 存第一卷
清刻本,長慶堂藏板。線裝,有函套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説唐全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1字。此書僅存45頁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3.c.3]
158.增異説唐秘本全傳(説唐演義全傳 評點唐集全備) 十四卷
清刻本,聖德堂藏板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説唐全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1字。附鴛湖漁叟序。此書版式與[15333.c.3]相同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3.c.4]
159.新刻逸田叟女仙外史大奇書(女仙外史)一百回
清刻本,釣璜選藏板。古稀逸田吕叟著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外史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2字。附陳奕禧序、“江西學使楊隅念亭評論 七則”、熊文兆跋、“江西廉使劉廷璣在園品評 二十則”與葉旉跋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01.b.3]
160.新刻鍾伯敬先生批評封神演義(繡像封神演義全傳) 二十卷 一百回
清嘉慶癸酉年(1814)年刻本,萬卷樓梓行。線裝,巾箱本,有函套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封神演義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4字。有繡像,另附穫學稼“封神榜演義序”。鈐紅色館章,1851年4月3日入藏。[15334.a.9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61.新刻鍾伯敬先生批評封神演義(封神演義)[殘本] 存前五十三回
清刻本,本衙藏板。洋裝。封面題“四雪草堂訂證/鍾伯敬先生原本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封神演義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2字。有繡像,附康熙乙亥年(1695)褚人獲 “封神演義序”與周之標“封神演義原序”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4.e.2]
162.新評龍圖神斷公案(繡像龍圖公案) 十卷
清嘉慶丙子年(1816)刻本,一經堂梓行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龍圖公案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4字。有繡像10幅,附陶烺元“寶龍圖神斷公案序”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3.b.3]
163.新齊諧 二十四卷
清刻本,隨園藏板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子不語”,上下黑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1字。附無題署序。鈐紅色館章,1886年4月3日入藏。[15327.f.7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64.新鍥重訂出像注釋東西晉志傳通俗演義題評(繡像東西兩晉全志)十二卷
清刻本,碧梧山房梓行。秣陵陳氏尺蠖齋評釋,繡谷周氏大業堂校梓。洋裝。每面均爲上下框欄,上框欄爲點評,下框欄爲正文,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東/西晉志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4字。有繡像,附“東西晉序”、“西晉紀元傳”、“東晉紀元”與“五胡僭僞十六國王紀元”。此書漫漶嚴重,有大量墨釘。鈐紅色館章,1851年4月3日入藏。[15334.e.8]
新鍥重訂出像注釋西晉志傳通俗演義題評 四卷
新鍥重訂出像注釋西晉志傳通俗演義題評 八卷
165.新鍥重訂出像注釋通俗演義東西兩晉志傳(綉像東西晉演義)十二卷
清刻本,福文堂梓行。秣陵陳氏尺蠖齋評釋,繡谷周氏大業堂校梓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東西晉志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4字。有繡像20幅,附“東西晉序”、“西晉紀元傳”、“東晉紀元”與“五胡僭僞十六國王紀元”。鈐紅色館章,1869年1月7日入藏。[15334.d.9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66.新鍥全相南海觀世音菩薩出身修行(全像觀音出身南遊記傳) 四卷
明刻本,書林焕文堂刊行。正文卷首題“南州 西大午辰走人 訂著/羊城 冲懷 朱鼎臣 編輯/渾城 泰齋 楊春榮 繡梓”。洋裝。每面均爲上下框欄,上框欄爲繡像,下框欄爲正文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觀音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17字。鈐紅色館章。[15101.c.32/1]
167.新鋟後續繡像五虎平南狄青演傳(繡像五虎平南後傳)六卷 四十二回
清道光壬午年(1822)刻本,封面題“會文堂梓”,繡像頁書口下端刻“聖德堂”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五虎平南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0字。有繡像14幅。鈐紅色館章,1851年4月3日入藏。[15334.b.5]
168.新鋟異説五虎平西珍珠旗演義狄青前傳(繡像五虎平西前傳) 十四卷 一百一十二回
清嘉慶乙丑年(1805)敬業堂刻本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五虎平西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0字。有人物繡像16幅,附序一篇。鈐紅色館章,1869年1月7日入藏。[15334.b.4]
169.新鋟異説五虎平西珍珠旗演義狄青前傳(繡像五虎平西前傳) 十四卷 一百一十二回
清刻本,奎壁堂梓行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五虎平西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0字。有繡像21幅,附禪山奎壁堂序。鈐紅色館章,1851年4月3日入藏。[15334.b.3]
170.新世鴻勛(定鼎奇聞 大明崇禎傳) 四卷 二十二回
清刻本,姑蘇稼史軒梓行。蓬蒿子編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新世鴻勛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4字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3.c.1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71.新史奇觀[殘本] 存第十七至二十二回
清刻本。封面與目録佚失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0字。此書殘存58頁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1.c.4]
172.新史奇觀演義全傳(新史奇觀全傳) 四卷 二十二回
清刻本,封面題“本衙梓行/蓬蒿子原本/□□□□年刊”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新史奇觀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0字。附申江居士序。鈐紅色館章,1901年7月23日入藏。[15325.b.1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73.新纂绿牡丹傳[殘本] 存第十至第十一卷
清刻本。洋裝。封面與目録皆佚失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緑牡丹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4字。文中有大量墨釘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3.b.5]
174.醒世恒言[殘本] 四十卷(缺第二與第三回)
清刻本。封面、目録與首卷前三頁皆佚失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醒世恒言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0字,天頭鐫評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1.d.2]
175.醒世姻緣傳(重訂醒世姻緣傳) 一百回
清刻本,同德堂梓。西周生輯著,然藜子較定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醒世姻緣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5字。附環碧主人 “醒世姻緣弁語”、“醒世姻緣傳凡例”、東嶺學道人弁言與“姻緣傳引起”。封面上端鈐圓形羅漢繡像印章一枚,書内鈐紅色館章,1876年4月6日入藏。[15334.e.7]
176.繡戈袍真本(繡戈袍全传) 八卷 四十二回
清刻本,福文堂梓行。江南隨園主人著,古番曾放翁校正。封面題“内附閗寶鷄”。洋装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繡戈袍真本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0字。有人物繡像20幅,附無題署序一篇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3.b.13]
177.繡像今古奇觀 四十卷
清刻本,封面刻“筆花軒藏板/墨憨齋手定”,書口下方題“芥子園”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今古奇觀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5字。有繡像80幅,附姑蘇笑花主人序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1.c.2]
178.繡像今古奇觀 四十卷
清刻本,同文堂梓行。抱甕主人輯,笑花主人閲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今古奇觀”“同文堂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7字。有繡像40幅,附姑蘇笑花主人“今古奇觀叙”。鈐紅色館章,1921年11月12日入藏。[15331.e.12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79.繡像京本雲合奇蹤玉茗英烈全傳(洪武全傳 英烈演義) 十卷 八十回
清嘉慶五年(1800)刻本。徐文長先生編輯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雲合奇蹤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2字。附東山主人序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3.b.15]
180.繡像京本雲合奇蹤玉茗英烈全傳(繡像英烈全傳 英烈演義) 十卷 八十回
清刻本,醉六堂藏板。徐文長先生編輯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雲合奇蹤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24字。有人物繡像24幅,附徐文長“洪武全傳序”。鈐紅色館章,1878年7月15日入藏。[15334.a.11]
181.繡像梁武帝西來演義(梁武帝全傳 繡像西來演義) 四十回
清嘉慶己卯年(1819)刻本,抱青閣梓行。有繡像,附無題署序。
按,未見原書,據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第二十五條,第112-113頁移録。
182.繡像绿野仙踪全傳 八十回
清道光十年(1830)刻本,封面題“□□堂梓行”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1字。有人物繡像16幅,附乾隆二十九年(1764)陶家鶴序與乾隆三十六年(1771)侯定超序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31.f.4]
183.續紅樓夢[殘本] 存一至三十六回,缺后四回
清刻本,尚友堂梓行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續紅樓夢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0字。附嘉慶十年(1805)海圃主人“續紅樓夢弁言”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3.a.5]
按,此二種柳存仁均未著録。
184.續紅樓夢[殘本] 存第四至十二卷
清刻本。封面與目録皆佚失。左右雙邊,上下黑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0字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3.a.4]
185.續金瓶梅(繡像續金瓶梅) 八卷 六十四回
清刻本,務本堂藏板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續金瓶梅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7字。有繡像25幅,附西湖釣叟“續金瓶梅序”、烟霞洞茰“續金瓶梅集序”、南海愛日老人序、“太上感應篇陰陽無字解”與“續金瓶梅 凡例”。鈐紅色館章,1856年5月6日入藏。[15334.a.2]
186.雪月梅傳 五十回
清光緒戊寅年(1878)鉛印本,上海申報館仿聚珍館版印。洋裝。四周雙邊,書口刻“雪月梅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7字。附乾隆乙未年(1775)“雪月梅讀法”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27.e.10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87.夷堅志 十集
清刻本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夷堅志”,上下細黑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0字。附乾隆戊戌年(1778)序與何琪序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4.a.10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88.翼駉稗編 八卷
清同治己巳年(1869)刻本,本衙藏板。湯用中著,徐廷華評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翼駉稗編”,上下黑口,半頁9行21字。附“湯世卿翼駉稗編序”與道光戊申年(1848)洪齮孫序。鈐紅色館章,1878年7月15日入藏。[15331.c.15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89.異説後唐傳三基薛丁山征西樊梨花全傳(仁貴征西説唐三傳) 十卷 九十回
清嘉慶十二年(1807)刻本,福文堂梓行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反唐征西演義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3字。附如蓮居士“三唐征西演義序”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3.b.8]
190.異説後唐傳三基薛丁山征西樊梨花全傳(仁貴征西説唐三傳) 十卷 九十回
清道光八年(1828)刻本,奎璧堂梓行。洋裝。此種版式與[15333.b.8]相同。外封有“Benjamin Duprat”印簽一枚,鈐紅色館章,1869年1月7日入藏。[15333.b.9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91.異談可信録 二十三卷
清嘉慶元年(1796)刻本,文光堂藏板。鄧晅輯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1字。附嘉慶元年鄧晅序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34.d.15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92.義俠好逑傳(精刊古本兩才子書 好逑傳) 四卷 十八回
清嘉慶丙寅年(1809)刻本。封面題“福文堂藏板”,部分頁的書口刻“聖德堂”。名教中人編次,游方外客批評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好逑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2字。鈐紅色館章,1856年5月8日入藏。[15334.a.5]
193.義俠好逑傳(合刻繡像第九才子書) 六卷 十八回
清道光壬午年(1822)刻本。外封題“藝海堂藏板”,内封題“第二才子書/玉尺堂藏板”。名教中人編次,游方外客批評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好逑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2字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4.a.8]
按,以上兩種柳存仁均未著録。
194.好逑傳 四卷 十八回回
清同治癸亥年(1863)刻本。獨處軒藏板。洋裝。四周雙邊,書口刻“好逑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0字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25.d.10]
195.蟫史 九卷
清刻本,磊砢山房原本,庭梅朱氏藏板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蟫史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0字。有繡像,附小停道人序、杜陵男子序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27.e.9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196.映旭齋增訂北宋三遂平妖傳(新鐫繡像平妖全傳) 四卷 四十回
清刻本,敬書堂藏板。馮猶龍先生增訂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平妖全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4行28字。有繡像20幅,附張無咎序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31.d.18]
197.玉蘭堂新刻北宋三遂平妖全[殘本] 十卷(缺前兩卷)
清刻本。封面與目録佚失。書口刻“平妖傳”與“玉蘭堂”。
按,未見原書,據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第十條,第58頁移録。
198.英雲夢傳 八卷 三十二回
清刻本,二友堂刊行。震澤九榮樓主人松雲氏評,掃花頭陀剩齋氏評,嵩山樵孚梅村氏較,松雲弟良才友雲氏鐫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英雲夢傳”,白口,單魚尾,象鼻,半頁11行22字。附剩齋氏弁言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4.d.5]
199.漁磯漫鈔 十卷
清同治辛未年(1871)刻本,本衙藏板。汪琇瑩、雷琳、莫劍光同輯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漁磯漫鈔”,上下黑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0字。附楊萬里序、乾隆五十九年(1794)王鼎序。鈐紅色館章,1878年7月15日入藏。[15331.d.17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200.玉樓春(繡像玉樓春)四卷 二十四回
清咸豐庚申年(1860)刻本,醉月樓藏板。白雲道人編輯,無緣居士點評。洋裝。四周雙邊,書口刻“玉樓春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2行。有人物繡像12幅。封面右上角鈐有“高延”的印章,書内鈐紅色館章,1885年11月7日入藏。[15334.c.8]
按,柳存仁未著録,此爲荷蘭漢學家高延舊藏。
▲《綉像今古奇觀》书影
201.于少保萃忠全傳(于公太保演義傳) 十卷 四十回
清道光三年(1822)刻本,務本堂藏板。孫高亮纂述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萃忠全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4字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05.b.13]
202.于少保萃忠全傳(萃忠全傳 錢塘于太保演義) 六卷 四十回
清刻本,會文堂刊行。孫高亮纂述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萃忠全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20字。附“旌功萃忠全傳原叙”。鈐紅色館章,1874年11月10日入藏。[15331.b.1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203.原本海公大紅袍傳海瑞大紅袍全傳 六十卷 六十回
清嘉慶十八年(1813)刻本,二經堂藏板。晉人義齋李春芳編次,金陵萬卷樓虚舟生鐫。洋裝。四周雙邊,書口刻“紅袍全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9行19字。鈐紅色館章,1874年11月10日入藏。[15334.d.3]
204.原本海公大紅袍傳(海瑞大紅袍全傳)十卷 六十回
清咸豐三年(1853)刻本,富貴堂藏板。晉人義齋李春芳編次,金陵萬卷樓虚舟生鐫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紅袍全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1字。有人物繡像12幅。鈐紅色館章,1875年10月6日入藏。[15334.d.4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205.增像小五義傳(繡像小五義) 六卷 一百二十四回
清石印本,公興書局發行。線裝,有函套。四周雙邊,書口刻“增像小五義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23行48字。有人物繡像6幅,附光緒庚寅年(1890)王子文序。鈐紅色館章,1939年11月16日入藏。[15333.e.15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206.昭陽趣史[殘本] 存第三至第四卷
清抄本。古杭艷艷生編。洋裝。半頁8行,每行字數不定。第三卷32頁,第四卷34頁,總計66頁。鈐紅色館章。[Or.4479.39.B.f]
207.爭春園全傳(繡像爭春園) 四十七回
清道光辛巳年(1821)刻本,三元堂梓行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白口,單魚尾,半頁8行18字。有繡像8幅,附寄生氏序。鈐紅色館章,1886年4月5日入藏。[15331.a.4]
208.忠烈俠義傳 一百二十回
清光緒五年(1879)刻本。石玉崑述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忠烈俠義傳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0行22字。附光緒己卯年(1879)問竹主人序、退思主人序與入迷道人序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31.f.7]
209.忠孝節義二度梅全傳(繡像二度梅傳) 六卷 四十回
清嘉慶五年(1800)刻本,福文堂藏板。惜隂堂主人編輯,繡虎堂主人訂閲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二度梅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1字。有人物繡像14幅,共7頁。鈐紅色館章。[15331.b.3]
210.忠孝節義二度梅全傳(繡像二度梅傳) 六卷 四十回
清道光戊戌年(1838)刻本。惜陰堂主人編輯,繡虎堂主人訂閲。巾箱本,線裝,有函套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二度梅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11行21字。有繡像,另附嘉慶丁丑年(1817)吴之西顛顛道人“弁言”。鈐紅色館章,1910年6月11日入藏。[15323.a.23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211.駐春園小史 六卷 二十四回
清乾隆癸卯年(1783)懷經堂刻本。吴航野客編次,水箬散人評點。洋裝。四周單邊,書口刻“駐春園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8行16字。第一卷正文偶有墨釘。附乾隆壬寅年(1782)浣水箬散人“駐春園小史序”。鈐黄色館章。[15333 a.7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212.坐花誌果 八卷
清同治癸酉年(1873)刻本,瑞梅書屋藏板。仁和調生汪道鼎述。洋裝。左右雙邊,書口刻“坐花誌果”,白口,單魚尾,半頁8行18字。附同治十二年(1873)“重刊序”、同治庚午(1870)周玉麟序、咸豐歲次荆履吉序、同治七年(1868)無悶居士序、同治二年(1863)禺山子衡氏序、同治元年(1862)楊錫梅序與“凡例”。鈐紅色館章,1891年6月22日入藏。[15327.e.3]
按,柳存仁未著録。
注釋
* 本文係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“英國所藏中國俗文學文獻的尋訪與編目”(19YJC751053)、中國博士後科學面上基金項目“大英圖書館藏中國俗文學文獻的編目與研究”(2019M663340)的相關成果。
[1] 此書分131則條目著録了134種文獻,其中有120種小説與2種説唱(《繡像八仙緣》與《繡像第八才子書》)爲大英博物館所藏。
[2] 柳存仁: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,北京:書目文獻出版社,1982,第1頁。
[3] 其中有16種小説,柳氏書目雖有著録,但因保存情况不佳,正處於修護階段,故筆者未能得見,均以按語標示没有目驗的版本。
[4] 從1753至1943年,大英博物館會用不同顏色的館章對藏品的入藏途徑進行區分標示:紅色代表采購,黄色代表捐贈,藍色代表法定送存(Legal deposit),黑色代表交换項目。具體可參見筆者的《大英圖書館藏中國戲曲俗曲文獻初探》,《域外漢籍研究集刊》第十五輯,中華書局,2017,第450-451頁。
[5] 柳存仁認爲此文爲金聖歎的僞作,詳見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,第165~167頁。
[6] 即截取一百十五回本《水滸傳》的第六十七回至第一百一十五回。
[7] 書末所鈐入館紅印爲“25 SEP 28”,柳存仁先生誤將入藏日期著録爲“一八二五(道光五年)九月二十八日”,但英式標準日期格式應作“日-月-年”,故正確日期爲1828年9月25日。
[8] 柳存仁認爲,觀鑒我齋序與東海吾了翁弁言都是僞託性質,詳見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第243-247頁。
[9] 此書封面題“新刻繪異説唐全傳”,但正文爲《説唐後傳》的内容。
[10] 此種卷末書牌題“書林熊仰台梓 壬寅歲季春月”,柳存仁認爲此種應是明神宗萬曆三十年(1602)刻本,詳見《倫敦所見中國小説書目提要》,第28-30頁。
[11] 柳存仁謂“黄紙封面書題,上端横刻道光庚辰(按,道光無庚辰,庚辰爲嘉慶二十五年,一八二〇。)夏鐫”。實則封面上端所刻爲“道光庚寅夏鐫”。
[12] 柳存仁認爲,古宋遺民與雁宕山樵皆爲作者陳忱的筆名。俞樾《茶香室續鈔》卷十三《後水滸》載:“沈登瀛《南潯備志》云:陳雁宕忱,前明遺老,生平著述並佚,惟《後水滸》一書,乃遊戲之作,托宋遺民刊行。按此書余曾見之,不知為雁宕作也。”據此,柳氏的觀點是準確的。
[13] 该本作“歎”,另有别本作“嘆”,本目均依照原文著録,後文同。
按:本文原載於《戲曲與俗文學研究》第九輯(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,2020年12月),引用請覈對原文。
编辑:周红霞